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梅州市蕉岭县卫生健康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427007235494L/2025-00003 分类:
发布机构: 梅州市蕉岭县卫生健康局 成文日期: 2025-01-08
名称: 【漫话中医】冬季鼻炎频来扰,中医疗法巧通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1-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漫话中医】冬季鼻炎频来扰,中医疗法巧通窍

发布日期:2025-01-10  浏览次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医认为
鼻炎初发时,多为实证
反复发作,多为虚证
肺气虚弱饮食不节禀赋不足有关
肺气虚弱肺失通调
肺中津液停聚,壅塞鼻窍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脾虚湿盛,湿浊上犯于鼻
禀赋不足肾阳亏虚
温煦失职,鼻窍失养
因此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
均能引起鼻窍不通
肺脾肾不足是
邪气壅阻鼻窍是
改善鼻炎,既要“开窍”
也需调理脏腑

图片

图片

图片

畅通鼻窍的中医妙招

中药引嚏
以棉签蘸取少量苍耳子粉,涂抹鼻腔黏膜内壁,通过刺激鼻腔喷嚏,实现通鼻窍散除寒气,间接促进肺气宣发。如无药粉,简便法亦可用纸巾捻成细条引嚏。

中药熏蒸
以薄荷、苍耳子、辛夷、鹅不食草等辛温散寒、宣通鼻窍的中药,煎汤后趁热熏蒸鼻部。亦可以布包药材煎煮,待温度适宜后敷熨于鼻或嗅闻,不仅能有效缓解鼻塞,还能温肺散寒、健脾祛湿。

穴位按揉
按摩迎香穴、鼻通穴等穴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钟,可通利鼻窍调和气血,促进肺脾肾功能的正常运行。

针灸头面
艾灸鼻周与前额部位,可温阳散寒行气化湿祛鼻窍之壅邪。也可寻求专业针灸,针刺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促进脏腑功能恢复,缓解鼻炎症状。

药食同源
姜葱饮:生姜一块切片,葱白带根须3段,煮沸。趁热饮用,可通利肺气,宣通鼻窍。
红糖姜枣茶:生姜4片、红枣5 颗、红糖适量,沸水煮后热饮,可温阳通络,疏散寒邪。
陈皮参茶:陈皮15克、西洋参10克、党参10克,煮沸后服用,可补益肺脾,理气化湿。

生活小技巧

01
保暖防寒
《景岳全书》记载:“凡由风寒而鼻塞者,以寒闭腠理,则经络壅塞而多鼽嚏”,强调了天气对鼻炎的影响。因此,需注意鼻部保暖,出门佩戴口罩,避免冷风直接刺激鼻腔。
02
室内保湿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冬季寒燥易伤津液。可置水盆或用加湿器,增湿度以防鼻腔燥干。

图片

鼻炎鼻塞真苦恼

中医开窍可解扰

善用中医小妙招

缓解鼻炎见成效

来源:中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