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4277075194040/2023-00064 分类:
发布机构: 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 成文日期: 2023-09-28
名称: 梅州政法 | 客家围屋工作法 定分止争促和谐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9-2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梅州政法 | 客家围屋工作法 定分止争促和谐

发布日期:2023-09-28  浏览次数:-

  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客家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梅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以文化人解事、丰富载体说事、聚合力量理事”的定分止争客家围屋工作法,巧用客家家训谣谚、宗祠调解室、村民理事会等载体和主体为百姓化解纠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盛夏时节的蕉岭县广福镇,草木葱荣,村舍错落,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坐在树下纳凉闲谈,微风拂过,阵阵稻香果香沁入心脾。这是一幅美妙的乡村画卷,也是广福镇的创新治理方式的答卷。

  广福镇位于闽粤边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曾经存在土地林权纠纷多、邻里家庭矛盾多等问题。对此,广福镇活用人文资源、融合法治元素,创新探索“定分止争客家围屋工作法”,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三年来,全镇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93起,未发生刑案警情,民事纠纷案件数量同比下降31%。广福镇治理模式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其中,广育村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以文化人解事 以“礼义”止纷争

  在广福镇豪岭村,原本友好相处的邻居钟某新和钟某平,因为修建院墙起了冲突。

  【蕉岭县广福镇司法所所长 张志敏:老屋拆建,之后有些地方争议,我们马上来这里看,后来我们就通过客家俗谚,“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不如近邻”,“亲戚常来往,邻里莫结怨”,大家互相要让一步,以亲情、乡情、友情,灌输给他们。】

  调解员从客家俗谚入手,动之以情、释之以法,最终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而这,正是广福镇“以文化人解事”的一个缩影。

  【蕉岭县广福镇党委副书记 赖耿斌:我们将客家俚语俗谚作为调解矛盾纠纷的一个切入点,成立调解工作专班,聘请 9 名熟悉客家谣谚的调解员,会同驻村法律顾问,将严肃的法律条文融合到客家谣谚中,激活谣谚中的“仁爱礼义”文化,引导当事人从内心上化解怨气。】

  客家文化不仅有蕴含客家人生活方式、精神价值以及文化意识的客家山歌、童谣和谚语,还有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家规家训。近年来,广福镇将客家家训贯穿调解始终,晓之以法律法规,述之以祖训大义,成功化解各类纠纷230余起,实现了情与法结合,柔性化解矛盾纠纷。

  【蕉岭县广福镇党委副书记 赖耿斌:我们组织编写并发放“客家家训三字经”,让客家和平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在调解中组织当事人重温家训和文化,引导当事人以和为贵,合理合法地处理矛盾纠纷。在调解后制作一份含有家训的调解协议,劝诫当事人履行协议不要再起争端,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不仅如此,广福镇巧用村规树立起文明“新风尚”,修订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引导群众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倡导树立文明乡风民约。“红白喜事爱节俭,家庭和睦乐融融”等一条条极具客家特色、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丰富载体说事 以“法理”解疙瘩

  俗话说“家事无对错,只有和不和”。在广福镇广育村,黄某英的五个子女因为家产分配产生纠纷,得知情况后,身为黄氏家族“叔公头”的黄忠铎带他们来到祠堂。

  【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支部书记 黄忠铎:你看我们祠堂里面,一边是“孝”,一边是“善”,我们祖宗的家训全部都已经(张贴)在那边了。看完了祖训和文明公约,以先人的德善观教育他们,他们兄弟姐妹听了以后,就都认识了自己的错,都表示他们会互相礼让,现在一家都很和谐了。】

  祠堂是客家人的根,也是乡村信奉公道、守护公德的地方。如今,全镇各村普遍成立了宗祠调解室,融合祠堂文化、乡贤文化和法治文化,把37个祠堂打造成村民议事场所,无论是土地纠纷、家庭矛盾,还是乡风文明、乡村建设,都会被拿到祠堂里“说一说”“议一议”,实现了“小事不出祠,大事祠堂议”,变“祠堂”为“治堂”的效果。

  【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支部书记 黄忠铎:有事到祠堂里面来说,有理到祠堂里面来讲,有纠纷也到祠堂里面来调解,结合现在新农村、新文化的内涵,我们(优势)互补去进行调解,在这边已经成功调解了16起案例。】

  依托客家祠堂的议事功能和教化作用,广福镇利用圆桌、板凳说事,倾听群众诉求化积怨、止干戈。由各村(社区)调解委牵头,利用客家人喜欢晚饭后摆凳围桌闲聊的习惯,邀请矛盾双方参加“夜谈会”,心平气和谈问题、提建议、解疙瘩。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夜谈20余场,参与群众3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68件,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0余条。

  【蕉岭县广福镇叶田村支部书记 钟钦荣:大家比较轻松,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说出来,感情上比较好沟通,有什么矛盾在家门口也比较敢说,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防患于未然,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聚合力量理事 以“和睦”化心结

  在广福镇叶田村,同心理事会的成员们正围坐在一起,与镇村干部一同商讨环境整治和村民纠纷等相关事宜。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为乡村治理出谋划策。

  【蕉岭县广福镇叶田村同心理事会会长 张子林:同心理事会成立于2019年,目的就是希望村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大家同心同德,来振兴叶田这个乡村。成立以后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修桥、建公园,做出成绩以后,村民看到十分满意,所以大家都能够协助村里去振兴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广福镇坚持“以和为贵、和合善治”,撬动各方力量,共议村事村情、共解民争民纷。目前,各村(社区)已全部组建村民议事会,吸纳宗族“叔公头”“五老”“新乡贤”等贤达能人,联合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搭建平台就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蕉岭县广福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黄清萍:广福镇党委组织成立了巾帼服务队,发挥客家妇女独特的柔性力量与智慧,进村入户串门、深入田间地头,摸查纠纷苗头、倾听群众诉求、宣讲法律法规,一年来排查化解风险隐患12处,调解涉家庭纠纷52起、邻里纠纷47起、婚姻矛盾36起,调解率达98.5%。】

  在团委、妇联的牵头下,广福镇还成立了少年儿童议事会,围绕儿童权益保护、村(社区)治理等提出建议,形成“征求意见、实地调查、拟定议案、资源链接、建议落地”的闭环链条,充分发挥了少年儿童在基层治理、促进和谐中的作用。

  【蕉岭县广福镇党委副书记 赖耿斌:下一步,广福镇将高质量推进“1+6+N”基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建设,探索实践一系列加强和创新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广福模式。】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蕉岭县广福镇的“定分止争客家围屋工作法”,正是梅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梅州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时代梅州“枫桥经验”,努力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