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蕉岭县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2023008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7-14 11:28:56
来源:本网

陈日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建议》(第20230089号)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概况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闽赣三省边陲,人口23万,是世界长寿乡、中国生态文明县、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县、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县。蕉岭县立足资源禀赋,依托蕉华工业园(省产业转移园)和蕉岭产业集聚地(省特色产业园),形成了以绿色建材、资源经济为支柱,大健康、光伏发电、竹木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体系,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0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8万元,是梅州发展速度较快、人均经济指标较高的地区。

  近年来,蕉岭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持续走在梅州前列,人均GDP连续多年位居梅州县域第一。主要特点是:区位较独特。被梅州确定为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汕潮揭都市圈、海西经济区、赣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几何中心,毗邻福建上杭、武平,结为“友好县”。资源较丰富。拥有丰富的石灰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拥有广东本土唯一水泥上市公司塔牌集团,是广东重要的水泥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连片毛竹林面积达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02%,位居全省前列;拥有独特的红色资源,新铺千年古镇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节点,是粤盐赣米闽茶等战略物资的重要中转站。产业有基础。二产占比长期超40%,比重是梅州最高的县,被纳入梅州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范围,拥有蕉华工业园(省产业转移园)、蕉岭产业集聚地(省特色产业园)两个省级产业发展平台;形成了以水泥、重钙粉、装配式建筑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拥有水泥行业工艺技术最先进、资源综合利用最佳、劳动生产率最高、单位能耗最低的生产线。广福园区已纳入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主平台,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目前,已向上申报39亿元专项债券资金作为第一期建设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上,全县GDP总量不高、经济发展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上,属于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工业产业结构失衡。创新动能上,全县除三大水泥集团外,还是以小微企业为主,创新平台功能不强。区域协调上,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不够均衡,巩固壮大镇村经济仍显困难。

  (二)项目投资质量不高。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存在数量少、投资额度小、项目成熟度不高等短板,且社会投资及工业、产业类项目数量较少,缺乏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支撑后劲不足。此外,房地产无新的楼盘入库,在建项目总投资额不大。

  (三)园区承载能力不强。交通组织不畅。园区内部道路路网不成体系,交通服务能力不足,影响货运通行能力。产业基础较差。园区产业存在规模较小,集聚效应不强,产业链不长、价值链亟待提升等问题。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园区公用设施规模小等级低,服务水平不高,相关公用设施亟需进一步完善。

  (四)工业增长基础薄弱。我县产业结构单一受市场波动和外界因素影响的弊端进一步凸显,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与建材产业相比较,竹木精深加工、电子、大健康等其它产业因其总量相对较小,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全县工业发展当前还是依赖于建材这一主导产业。一季度主要受水泥市场低迷影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5.4%,增幅比全年预期目标(10.0%)低15.4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立足先行区建设,抢抓政策红利。举全县之力打造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加强与省、市各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争取更多改革类、发展类试点及融湾示范政策在蕉岭落地实施。抓紧印发《蕉岭县全力打造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实施方案》《蕉岭县全力打造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落细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尽快实施完成。依托“湾区+苏区”政策叠加优势,借力与广州番禺区的合作共建,抢抓省市场监管局、省建工集团、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对口支援的契机,重点在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绿色建材总部经济、谋划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大数据产业基地等领域开展协作共建,积极探索双向飞地在蕉岭先行先试,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经济活力。

  (二)建好园区平台,夯实发展基础。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产业有序转移省级主平台建设以及蕉华园区省级高新区申报、产业园区扩园等工作。深入研究《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财政支持方案(试行)》文件精神,特别是吃透理顺“以资本金方式支持主平台建设、对主平台予以融资奖励、对主平台标准厂房建设予以奖励、以事后奖补方式支持产业承接地区产业项目建设投产”等优惠政策,为园区建设和产业引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充分运用债券资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强力推进广福园区和蕉华园区的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加快土地征收平整、评估、招拍挂工作,不断优化完善交通路网、电网、供水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尽快补齐园区短板弱项,做好筑巢引凤文章,为招商引资、产业导入和培育谋好局、奠好基、铺好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挂图作战”等工作举措,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推动要素向园区集约、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产业突破,培育增长新动能。围绕矿产资源全产业链开发整合和高效利用,进一步优化重钙产业园建设方案。上半年完成广福石峰大理岩矿区采矿权出让,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年产500万吨的重钙粉生产基地。深度研究谋划,申请将重钙产业园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争取由省保障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三类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深入推进和解决重钙产业发展事项,力促项目早日落地动工建设,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四)加快企业提档,引领工业升级。大力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继续摸底,走访企业,及时了解“小升规”培育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坚持把“小升规”、“专精特新”培育等工作作为提升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及时将有“上规”潜力的小微工业企业纳入“小升规”培育库,力争完成市下达“小升规”10家任务数。进一步推动绿色建材等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全面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新型墙体、精细化工等上下游产业,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皇马熟料生产线、恒塔机制砂、顺裕新材等技改和增资扩产项目,以及健态活性炭、彭飞资源化利用、中润环保锂电池利用、福坤新型建材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坚持项目为王,蓄积发展后劲。把项目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关键抓手,认真落实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联系规上企业挂点服务,招商专班和并联审批专班等工作机制。集中资源要素,紧盯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增长18%的目标任务,明确项目落地建设关键环节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增加施工力量和施工班次,切实提高施工效率。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限,强化用地、资金保障,全力缓解要素制约,实现第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密切跟踪上级政策支持领域和重点投向,用足用活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强项目谋划,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库,为县域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六)狠抓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引领全县上下营造“重商、尊商、亲商、爱商、敬商”的浓厚氛围,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最佳的保障。深入实施企业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争创省级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示范点。出台蕉岭县广州帮扶梅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依托县级结对关系,组织创建全省信用县。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建设。

  (七)加大招商力度,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把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一把手”招商,强化部门联动,集聚各类要素保障,进一步营造敢抓招商、善抓招商、大抓招商的浓厚氛围。按照《蕉岭县2023年促进与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对口招商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抓好本领域、本行业对口招商工作,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围绕广福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蕉华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等重点工作,加快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蕉岭县人民政府

  2023年5月16日